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内蒙古银行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小微和城乡居民、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职责使命,积极探索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稀土金融、科创金融、农牧业产业链特色金融等特色服务品牌逐渐赢得了市场认可和用户信赖,在支持地方、服务实体、助力小微,推进改革创新、产品研发、服务优化等方面下实功、取实效,切实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加大金融扶持,为实体经济“供氧输血”
内蒙古银行以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为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聚焦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持续提升信贷投放能力,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一是增加中长期资金供给,助力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组建和参与银团贷款,重点支持的呼和浩特市重点民生工程金盛快速路顺利通车。努力构建信贷投放长效机制,按照“投放一批、在审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到2021年末,全行一般性贷款实际投放达325.1亿元,目前处于报审及申报阶段的项目超过100个。二是建立“内蒙古银行优先级客户白名单”,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2021年末国有企业贷款余额152亿元。积极参与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绿色产业和生态环保项目,主动优化地方国有企业负债结构。三是不断扩大“朋友圈”,先后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土地储备投资集团、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上海银行、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企业融资融智,实现互利共赢。四是按照“量增、价降、面扩、时长”的要求,加大人民银行再贷款和国开行转贷款使用力度,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政策,对符合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要求的192户客户应延尽延,涉及本金7.97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6.1%,较上年下降0.45个百分点,有效帮助企业减轻融资负担。
二、建立专项机制,为特色产业“私人定制”
内蒙古银行制定差异化、特色化转型发展战略,推广地区特色领域业务服务模式,做好特色化产业金融服务工作,在定位和方向上坚持准、小、特,在产品和服务上坚持专、快、活,在目标和效果上坚持稳、深、实,特色化、差异化开展金融服务。
全力助推“科技兴蒙”。内蒙古银行针对科创企业特点,建立了单独的客户准入、单独的授信审批、单独的考核激励、单独的额度匹配等“四单机制”,并于2021年在包头市高新区挂牌设立了稀土金融特色支行,对稀土高新产业开展专门对接、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探索研发“北疆孵化贷”“稀土通”等特色化产品,助推“科技兴蒙”战略。全年共支持科创型企业107户,授信余额79.5亿元,为12户稀土企业提供贷款9.8亿元。
全力支持乡村振兴。2021年,内蒙古银行成立5家乡村振兴服务站,“深耕一个旗县、打造一个乡村、树起一面旗帜”的目标初步实现。制定《内蒙古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综合方案》,推动机构和业务下沉,着力强化农村牧区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马铃薯、肉牛、奶牛、葵花籽、玉米、大米等特色金融模式,支持地方特色农牧产业做大做强。开发“乡兴富民贷”系列10款产品,开展“葵花宝”业务,积极开展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抵押,农业设施所有权抵押,有效满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着力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上下功夫,完善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为依托,服务上下游、带动各环节的供应链金融体系。2021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28亿元,金融精准滴灌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持续提高。
全力提升服务水平。2021年初,内蒙古银行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聚焦本土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25条措施,从产业投向、利率优惠、服务创新、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完善智慧银行系统功能,推行远程服务,线上移动办贷和大数据授信风险预警系统。优化授信流程,加大业务授权,减少审批节点。合作推广营业执照智能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征信自助打印等政务服务系统。实施金融服务适老改造,优化智能服务,提升手机银行功能。推出“1+3+N”网点优质服务提升计划,不断充实服务功能,完善服务配套,拓展服务深度,提升服务理念,形成带动效应。这些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内蒙古银行在深化改革中交出的一张张答卷。
三、深化改革创新,自身发展“蹄疾步稳”
切实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全面梳理风险板块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的全方位管理,将业务连续性、信息科技风险等纳入全面风险管理范畴,建立风险限额调整、超限额报告和处理机制。完善贷中贷后相关制度流程,逐步补齐全面风险管理、信贷基础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与漏洞。围绕贷前、贷中、贷后三大环节关键风险节点,通过严把信贷投放准入关、强化统一授信管理和集中度管理、强化贷后检查和风险预警等举措,全面加强信贷全流程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显著。
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内部组织架构,撤销、合并、新设相关职能部门,理顺部门职能边界,管理流程更加顺畅。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首次面向同业公开招聘中层管理人员,试点开展基层管理人员全员竞岗,总行部分重要业务岗位实施行内竞聘,启动总行基层管理人员及员工分支机构挂职锻炼选拔工作,干部员工多渠道成长锻炼实现常态化。通过深化薪酬体制改革和绩效考核改革,建立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双通道,完善离岗及内退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解决部分干部能上不能下、履职主动性差、思维固化以及年轻干部堰塞湖等问题,体制机制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全面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实行重点监控,形成监督问责长效机制,铸牢全员不能违规、不敢违规、不想违规的思想防线。加强全员合规经营培训教育,开展“全面强化合规管理”专项行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牢固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理念,形成“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工作思维,塑造良好合规文化氛围。严密防范网络借贷、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外部冲击,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合规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四、践行使命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021年是建党百年,内蒙古银行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结合“最强党支部”百日集中推进,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保障一线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向额济纳旗捐赠50万元物资助力疫情防控,抽调28名党员参与核酸检测、应急值守,积极践行国企责任担当。通辽发生雪灾后第一时间向通辽市专项捐赠50万元资金,积极对接联系受雪灾影响客户,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总分联动,在8个工作日内审批通过梅花集团玉米产业链上6户粮食收储企业2.64亿元贷款,支持粮贸企业及时启动玉米收购,通过供应链金融带动农牧民增收。
2021年,内蒙古银行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还收获了荣誉,连续6年被评为“跨境人民币A类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获“A”级评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得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同业存款主参与机构的法人金融机构。锡林郭勒分行营业部获评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单位,呼伦贝尔大杨树支行荣获2021年度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名员工荣获“全区优秀扶贫工作者”称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404号
网站技术服务:iWing